国际博物馆协会将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立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的博物馆”,除了科技所诞生的新联系外,博物馆为了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同样将视线投向当地的社区,以及组成社区的多元群体。近年来,我们见证许多博物馆与少数群体、当地居民和地方机构合作组织了无数的公众活动。为了吸引更多新观众走进博物馆,并增强彼此间的联系,博物馆便需要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
因此,在5·18之际,弘博网特别推出“博物馆与多元群体”系列,去探索博物馆的新方法与新公众。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视力障碍者1263万人。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数字显然也在不断增长,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位视力障碍者。然而,这样庞大的视障群体,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中却鲜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呢?
纵观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归根结底,是一个以视觉为中心的世界。“眼睛”被当做认识外在世界的器官,“看”则是获得真理的主要途径。视觉提供外在世界的“客观”讯息,被当做思考的材料,进而形成“真理”和“知识”。随着各种视觉化科技的发展,如照相机、电脑、手机、望远镜等,人们对视觉机器的依赖与日俱增。视觉取代其他器官,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在视觉独大的现代文明下,“盲”被归结为视觉功能缺损、个人器官损伤,甚至是认识上的无知,从而受到社会的歧视与排斥。
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
——毕飞宇《推拿》
而作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本应承担起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责任,但其单一的视觉展示方式,却往往将视障人士拒之门外,让其难以享受到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无疑更加剧了视障群体的生存处境。那么,面对长期被排挤在社会边缘的视障人士,博物馆又如何做出改变以适应如今这个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社会呢?对此笔者展开了一些小小的思考。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无障碍与文化平权部门经理Jane Samuel将“无障碍”通过感官、实体环境、智识、情绪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定义。除了我们所普遍认知的对环境设施进行改造,打造无障碍参观路线外,“无障碍”的新定义更强调了博物馆要为观众提供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感官体验,并辅以贴近需求的服务手段以及亲切友善的服务态度,确保每种残障观众都能轻松愉快地了解展览内容、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来。
对此,我国的一些博物馆便为视障群体进行了一系列多感官的探索。比如南京博物院为视障人士设置了国内首个专题数字体验区——博爱馆,以听觉与触觉展示为主,辅以视觉展示,让视障人士可以在聆听和触摸中感受展品的魅力;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则特别开辟了陶瓷体验区、玉器体验区、古琴体验区和青铜器体验区这4个可触摸体验区,使视障孩子们可以分批在各体验区触摸文物复制品并聆听文物的故事,感受馆藏文物的魅力;湖北省博物馆的“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活动也通过让视障人士聆听讲解、演奏、触摸、体验编钟等音乐文物等环节去感知历史文化……
南京博物院博爱馆
同时,越来越多博物馆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语音导览,以满足其听展所需。但为视障人士提供语音导览也同样存在着争议。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部教授广濑浩二郎认为,语音导览对于博物馆虽然方便,但对于视障人士并非最理想的方式。因为听觉是基于时间先后出现的声音来捕捉事件发生,而视障人士对声音的出现缺乏掌管,耳朵必须随时保持警惕,而无法选择性地注意或忽略。当几个声音同时出现时常会混合在一起,视障人士就很难区辨各个声音的来源。视障人士日常生活高度依赖听觉,需要能够耳听八方,戴着耳机使用语音导览会妨碍他们接受其他讯息,也无法与周围产生互动。这也是博物馆在之后为视障人士提供多感官服务所需要考虑的。
目前不少博物馆已经尝试为视障人士提供多感官的观展体验,但这些多感官的体验服务往往只是被当做无法使用视觉时迫不得已的替代品,成为专供于视障人士的特别展示,将视障人士与普通观众进行隔离。而这些出于好心的举动也可能会为视障人士带来困扰,即给予他们过度特殊化的服务反而会造成“反向歧视”。
在针对特殊群体教育方面,有一个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概念——“融合教育”,即普通发展学生和特殊需要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一起受教育的教育模式。而由这种概念也可以推及到展览展示方面,采用“融合”的方式,使更多使用者的需求被考虑进来,拓展整体使用者的观展经验,调动使用者更多的感官去参与活动,或体验多层次的经验,为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残障群体与普通观众提供两者皆为适宜且精彩的展览内容。
2010年,湖北省艺术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北京世纪坛世界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触·觉——卢浮宫雕塑触摸艺术展》。展览中展出24件雕塑,其中18件来自卢浮宫,为公元前二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品;另外6件来自中国,为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厅铺有盲道、立有盲文说明牌,提供盲文图录,为视障人士确保无障碍的参观环境。所有参观者都可以用触摸的方式从其面容、动态、曲线、肌理、衣着中感受人物的神情,感受艺术家的表现力与匠心。这种触摸的方式不仅帮助视障人士克服了欣赏艺术的障碍,也同样为普通观众提供了超越视界的乐趣。毕竟人类天生都会想去触摸他所感兴趣的东西,触觉所得到的温度和质感,是平时依赖视觉所无法得到的感受。通过触摸得到的体验与知识,不是博物馆向观众的一种单向传播,而是观众与展品双向互动产生的结果。
《触·觉——卢浮宫雕塑触摸艺术展》现场
因此,这种融合展示并非只是将少数人的需求纳入考虑,而是旨在拓宽所有参观者的感官经验,比如调动“依赖视觉认识”的普通观众的触觉感官,从而理解视障人士的认知方式,改变对视障人士的态度。
博物馆可以雇佣视障人士,作为无障碍工作的顾问来协调博物馆针对视障人士开展的展览与活动,从而确保博物馆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在各自工作细节中考虑到视障人士的需求。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便雇佣视障人士作为其无障碍与文化平权部门顾问,以加强馆内员工对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残障人士的理解与了解,从而消除偏见,用平等的心态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
V&A官网为残障人士建立的页面
而这一做法无疑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除按摩外更多的就业选择,相应的培训也让视障人士掌握更多技能,开拓了他们的就业方向,让他们获得与普通人一样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生活。
结语:
虽然目前而言,我国博物馆针对视障人士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展览与活动,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有”,而并非常态化和长效化,但当博物馆开始将目光投向他们,也使视障人士有机会用视觉之外的感官去认识新事物,这对于视障人士无疑增加了走出家门、走进博物馆的信心。而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接触更多的视障人士,对他们也会产生更多了解,更知道之后如何提供帮助。然而,对于视障人士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将他们的需求作为特殊需求纳入考虑,更需要的是将他们的需求与普通观众的需求相融合,在满足视障人士观展的同时,也给普通观众带去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改变视觉中心的博物馆,进而改变社会对视障人士的态度。而雇佣视障人士作为顾问则也更有利于博物馆为此类群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
2. 彭洁薇,《什么是博物馆文化平权——听听英国博物馆的经验》
3. 邱大昕,《触觉的转向:广濑浩二郎的展览理念》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大侦探
相关链接:
518专辑 | 看点多多的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